Search

#葉郎每日讀報
#迪士尼日

萬里赴戎機:木蘭轉戰Disney+
  • Share this:

#葉郎每日讀報
#迪士尼日

萬里赴戎機:木蘭轉戰Disney+

1)Disney說法: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宣佈9月4日上映的《Mulan 花木蘭》將跳過美國電影院,直接上架早先宣佈有6000萬訂戶的串流平台Disney+,但訂戶須額外支付29.99美元的費用才能觀看。Chapek說他們會密切觀察消費者對於這種高單價的方案會如何反應,但他同時非常謹慎地強調這將只是個案,絕不代表迪士尼正在考慮任何縮短空窗期的激進方案(說的正是Universal你呢)。

2)電影院的反應: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聯盟還沒有對此做出回應。但Deadline提供了某家電影院老闆非常戲劇性的反應——「這些傢伙再也用不著放映業的任何合作夥伴了!幹嘛這麼笨還把利潤分給我們這些外人呢?只要10%用戶買了《花木蘭》,Disney就能坐收1.81億美元。如果50%用戶買了《花木蘭》,Disney能收到整整9.06億。重點是這些錢每一分都直接進了他們家口袋。」他接著預測這一步等於宣判電影院死刑,電影院最終淪為吃飯用餐的場所,而且那些少於20家的業者最後可能根本活不下去。

3)華爾街的反應:MKM Partners的分析師Eric Handler 說Disney是過去幾年電影發行空窗期的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,所以Disney出此下策絕對意義重大。而且他們甚至不想等《Tenet天能》的市場反應再做決定。雖然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堅稱《花木蘭》將只是個案,但如果成果很好,他認為Disney絕對會打造自己的PVOD商業模式。

4)投資人說法:Deadline訪問到好萊塢電影的投資人,他說Disney現在分文都賺不到,所以《花木蘭》上Disney+的意義就是能賺多少算多少。但他不認為這會是電影院體驗的末日,他認為還是會有很多人寧願在電影院觀看,票房仍然會是好萊塢電影重大收入來源。

5)媒體分析:IndieWire說以29.99美元零售的《花木蘭》可能需要3000萬筆訂單才有可能跟去年的《Aladdin 阿拉丁》一樣賺錢。所以Disney很可能是把很高比例的希望放在電影院可以正常營業的海外市場,比如中國。

6)場外觀察:彭博新聞說Bob Chapek取代Bob Iger成為Disney執行長後,一直傳出權力不穩,而已經專任董事長的Iger實際上仍在第一線做決策的各種新聞層出不窮。但這次發佈重大訊息(上季財報)的線上會議場合,Iger意外地缺席,顯見Chapek真的已經是Disney貨真價實的執行長。

(報導原文:https://bit.ly/2DkJgkE、https://bit.ly/2DkJgRG、https://bit.ly/31jbKmU、https://bloom.bg/3khrWO4)

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請見留言
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葉郎:文字工。社交恐懼併發資訊焦慮,囤積冷知識用以對抗無法遁逃的社交場合
View all posts